您所在的位置: 惠安文明网 > 文明论坛 > 内容页
对“SOS”的安全意识 敏感总比冷漠强
来源:惠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:2020-01-03 责任编辑:柯碧田 陈攀峰

  “喂,警察吗?你们快来,这里有人求救啊!”2019年12月28日中午,贵州省贵阳市开阳民警接到一报警电话:“我家对面的居民楼,有一家人在窗户上贴着‘SOS(国际求救信号)’,疑似在向路人求救。”警察赶到现场调查发现,这户人家并非求救,而是在屋内粘贴的气球“2020”,因为最后一个“0”没气掉了下来,变成了“202”,结果对面的邻居看上去就成了“SOS”。(2019年12月31日澎湃新闻)

  这起乌龙报警事件已引发网友热议,其中多为调侃、揶揄评价,有人称报警人“太尴尬”,有人表示“可笑”,有人则给事件扣上了“没谱新闻”的帽子。显然,大多数人都在以看花边新闻的娱乐心情消费这起乌龙报警事件。

  但是,如果我们想想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求救案例,很多人或许就笑不出来了,就不认为报警人没谱、尴尬了。当求助者受人控制之下,或者受其他环境所限,不敢或不能、不方便大声呼救、明确求救、直接求救,只能以环境允许的方式悄悄地甚至隐晦地向外界传递求救信号。这时,以敏感的态度积极对接、阅读他们的求救信号就显得非常重要,往往最早收到信号的人越敏感,求助者获救的几率就越大,获救就越及时。如果人们对求救信号都不敏感,不当一回事,冷漠置之,就可能掐断求救信号,就可能错过很多真实的求救。

  多一分对“SOS”的安全敏感总比冷漠强,新闻中这起乌龙报警事件反映出报警人安全防范意识强、责任心强,即便他报错了,也不是坏事,而是好事,值得鼓励。对待疑似“SOS”求救信号,我们应该本着“宁可错报十次,也不漏报一次”的态度积极报警,毕竟,错报一次,就很可能错过一次救人于危难甚至救人一命的机会。(李盈)


相关报道
聚焦惠安
文明创建
道德建设
志愿服务
未成年人
惠安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
东南网 承办
联系电话:0595-87382418 E-mail:wmb7362418@163.com